在旧城区被拆除并重新开发为高密度高层建筑的时代,像本项目所在地这样作为当地社区中心的街巷空间慢慢的变少而珍贵。为了打造社区孩子们喜爱的场所,我们设计了一个幽默可爱的空间,并思考怎么样创造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
“蓝色运动角”是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2022年发起的便民体育公益项目。“新华社区蓝色运动角”是蚂蚁基金会在上海落成的首个社区运动场。该球场位于长宁区新华街道345号弄堂内,占地面积约436㎡,其设计以儿童友好为主旨,具有趣味性、互动性以及运动性,为新华社区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健康友好的家门口的运动场。另外,这一个项目之所以使用蓝色,也和这个基金会的主题色有关。
新华街道345号弄长约200米,弄堂内有五栋低层建筑,其尽头5号楼前面的空间就是本项目的场地。4号楼是两层高的新华社区营造中心,总建筑面积约840平方米,内部功能包括:展示场(互动展示性的公共空间)、发生场(参与式工作坊的空间)、交流场(社区咖啡馆与共享食堂)、共学场(社会创新书架与办公区)、实践场(主理人空间)、小剧场(多功能活动空间)等。一个名为大鱼营造的团队规划和运营着该设施,旨在与该地区的居民一起创造社区生活。多年来我们从始至终支持大鱼营造的行动,这次大家也是合作开展这个社区运动场项目。
这个小广场改造项目很特殊,它既不是政府主动建设的公园,也不是开发商配套建设的公园,而是社区筹集社会资金为自己建设的广场。典型的儿童公园通常都会排列着产品化的游乐设备,配置上大同小异,而我们却把这个社区运动场设计得独一无二。为了打造一个社区孩子们喜爱的场所,我们将空间设计得幽默、可爱,并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以前弄堂常有汽车驶入,并随处停车。这次弄堂改造的总体设计是建设一个社区步行休闲空间,并将弄堂尽端的场地改造成当地儿童的社区运动场。考虑到场地现状,我们将这个场地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使用平坦地面的儿童运动区,另一个是沿着地势较高的后墙被树木覆盖的自然探索区。儿童运动区的设计主要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地面互动图案,第二个是篮球架,第三个是爬树游乐设施。在自然探索区,我们在现有的10多米高的树木之间设计了花坛和木桩小道。在设计过程中,决定将这个自然探索区留白,之后由社区成员共建成由回收材料制造成的塔形游乐区。一般来说,在建设城市公园时,留下功能模糊的空间会给后期管理带来困难,所以通常会全面规划,不留任何空白。这一个项目我们特意进行了不完整的规划,社区团体可以填补地面和墙壁上的空白,这增强了场地的个性,也增进了社区对场地的归属感。
我们在一个被墙包围的方形广场中间设计了一个圆形的篮球场。圆形的曲线给这个广场带来了柔和的印象,非标准的篮球场让孩子们可以灵活地创造自己的玩球空间。我们把这个圆圈比作一座岛屿,并设计了七个“水下妖怪”,围绕岛屿在周围的蓝色海洋中转圈圈。利用抽象的形状和多元关系的表达,我们想创造一个让孩子们可以轻松发挥想象力玩耍的环境。
篮球架也不是标准的,而是被设计成不同高度的圆环的集合。通过将圆环设计在较低的位置,即使是幼童也能够轻松的享受投篮的乐趣。独特的篮球架设计为运动角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我们为蓝色运动角独创了一个爬树游乐设施。孩子们用脚向上攀爬,用手掌推动,用手臂抱住树干,跨坐在树干上,与朋友交换位置,仰卧,然后滑落。面对这种没有明确使用说明的游乐设备,孩子们开始用身体去玩,通过身体感受“材料产生的摩擦力” 以及“斜坡产生的重力” 来保持平衡。这是一个低成本的项目,爬树游乐设施使用的材料是市政钢制水管的现成零件,弯管和弯头也有,仅通过切割和焊接组装,不需要定制弯折或曲面的复杂工艺。